十年前那个国庆节,老张蹲在簸箕掌村口的老槐树下数大巴车,数到第七十八辆就放弃了——村道早被游客挤成了沙丁鱼罐头。他家的五间窑洞民宿天天爆满,媳妇儿炸的油糕能卖到半夜,城里姑娘们举着自拍杆在女娲湖边转圈圈,裙摆扫起的灰都能给石磨盘美个白。如今那台石磨裂了道缝,野草从缝里钻出来,活像给磨盘扎了撮绿毛。
三伏天的日头毒得很,老张蹲在同样的位置,数完三顶帐篷就收了工。对面王婶的酸奶铺子锁了五年,玻璃柜里那排瓷碗落灰落得能当砚台使。一只山雀扑棱棱掠过湖面,惊醒了倒映在湖水里的终南山影,那褶皱比老张脸上的沟壑还深些。"当初非说咱这山沟沟能成第二个袁家村",老张踢着石子嘟囔,石子滚进排水沟的动静,比去年全年游客踩出来的响动都大。
十五公里外的永安渠倒是热闹。隋朝留下的水道如今成了孩子们的水枪战场,穿汉服拍照的姑娘站在雾森系统里,水汽把秦岭轮廓晕染得跟水墨画似的。附近写字楼的白领午休都爱往这钻,他们说在这能听见流水讲古经——毕竟唐朝那会儿,这渠里漂着的可能是杨贵妃吃的荔枝皮。老张的表侄在渠边卖冰粉,木勺搅着红糖水的脆响,比他民宿里三十孔窑洞的空调外机声欢实多了。
大唐不夜城的保安老李正用喇叭指挥人潮。他巡逻的路线得精确到厘米,稍微歪点就能撞翻三个穿襦裙的姑娘。"这哪是看表演,分明是兵马俑二号坑现场直播",抖音网红"长安乱"刚举起云台,就被挤得贴在了不倒翁小姐姐的防护栏上。他昨晚直播间的弹幕飘过句大实话:"你们挤得这么专业,该给发个'盛世人墙'纪念章"。
文旅局的档案柜里躺着簸箕掌村的规划图。效果图上那些穿着民俗服装的虚拟游客,现在看跟穿越剧剧照似的。当初专家论证会说"女娲湖IP至少能火二十年",现在湖边的解说牌掉了半块,剩下半块写着"娲皇补天时...",不知道的还当是悬疑剧预告。倒是山背后那几亩野草莓地突然火了,驴友拍的视频里,熟透的果子在阳光下红得跟宫灯似的。
曲江新区的地下管网正在发生奇妙变化。唐朝永安渠的故道成了海绵城市的"毛细血管",下雨天能吞下三个游泳池的积水。这些水后来浇灌出的鸢尾花,被游客们认成了"杨贵妃的指甲油"。附近工地挖出块唐砖,上面工匠的指纹还没磨平呢,旁边新铺的透水沥青已经印上了共享单车的轮胎纹。
老张最近常去女娲湖钓鱼。他坐在褪色的木栈台上,看云影在湖底的山峦间游走。上周钓到条红鲤鱼,鳞片在夕阳里泛着光,让他想起当年民宿门口挂的那串灯笼。山梁上吹来的风掠过空窑洞,发出呜呜的响动,村里小孩说这是"山神在数钱"。三十孔窑洞现在成了野鸽子的婚房,鸽子粪在炕席上画出的地图,比当年旅游公司画的客流分析图还复杂。
终南山脚的农家乐老板娘王翠花悟出了门道。她拆了霓虹灯招牌,改卖山野菜盒子,蒸笼用的是她奶奶陪嫁的杉木笼屉。"城里人现在精着呢",她边捏荠菜饺子边念叨,"假古董看得够够的,就稀罕这灶眼里扒出来的烤红薯"。她家后院的古法蜂箱突然成了打卡点,年轻人举着手机拍蜜蜂,说这比VR体验馆真实多了。
考古所的年轻人正在永安渠边勘测。洛阳铲带出的土层里,唐代的碎瓷片和现代矿泉水瓶盖挨着躺。带队的老教授扶了扶眼镜:"古人修渠为漕运,咱们改造成海绵城市,横竖都是跟水打交道"。渠边新栽的垂柳才手指粗,树坑里却埋着监测土壤湿度的传感器,数据直接传到了三公里外的智慧城市控制中心。
簸箕掌村的夜晚静得能听见星星眨眼。老张拎着半瓶西凤酒坐在磨盘上,月光把野草的影子投在他身上,活像件破洞的旧褂子。山那边不夜城的光污染把夜空染成橘红色,他却看清了北斗七星的勺柄——当年游客太多时从没注意过。湖面突然泛起涟漪,没准是那条红鲤鱼在翻身,水声轻得就像十年前某个游客掉进湖里的硬币终于沉到了底。
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,倡导文明、健康的社会风气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,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。
满盈网配资-配资合作网-股票配资开户-股票配资导航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